說明:痙病者,汗亡津血而感風寒也。其證身熱足寒,頸項強急,惡寒時頭熱,面目俱赤,頭搖口噤,背反張,總由風寒乘虛入太陽經而成此證也。
太陽兼統營衛,風寒傷人,營衛攸分。其發熱汗出,不惡寒者,名曰柔痙,風傷衛也。其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痙,寒傷營也。
辯證論治:
如太陽病,其證備、身體強,○然,脈反沉遲,此為柔痙,栝蔞桂枝湯主之。如太陽病無汗,而小便反少,氣上沖胸,口噤不得語,欲作剛痙,葛根湯主之。如胸滿口噤,臥不著席,腳攣急,必○齒,可與大承氣湯。如婦人產後,或男子患金瘡,傷血過多而成痙證者,以當歸補血湯,合桂枝湯主之。 栝蔞桂枝湯
栝蔞根(四錢) 桂枝(三錢) 芍藥(三錢) 甘草(二錢) 生薑(三錢)大棗(四枚)
水煎大半杯,熱服,覆衣,飲熱稀粥,取微汗。
葛根湯
葛根(四錢) 麻黃(三錢先煎去沫) 桂枝(二錢) 芍藥(二錢) 甘草(二錢)生薑(三錢) 大棗(四枚)
水煎大半杯,熱服,覆衣取微汗。
大承氣湯
大黃(五錢生) 芒硝(三錢) 枳實(三錢) 濃朴(三錢)
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此湯所治之證,乃陽明燥熱,筋脈焦枯之故。宜用清涼滋潤之味。甚者乃用此湯,泄其胃熱乃愈。
當歸補血湯合桂枝湯方
黃 (一兩) 當歸(三錢) 桂枝(三錢) 芍藥(三錢) 甘草(二錢)生薑(三錢) 大棗(四枚)
水煎大半杯,溫服。